更新时间:2025-03-12 16:40:52 点击:
为帮助家长科学应对幼小衔接难题,助力幼儿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,信息学院附属幼儿园于3月11日举办《告别“零起点” 衔接“有方法”》专题讲座,吸引了百余名大班家长参与。活动聚焦生活习惯、学习习惯、游戏化教学及专注力培养四大核心板块,通过专家讲解、案例剖析与互动体验,为家长提供可落地的衔接策略。
讲座伊始,主讲人刘老师指出:“幼小衔接不是知识抢跑,而是能力储备。”针对生活习惯培养,专家提出“三步走”策略:时间管理可视化(制定作息表规范作息)、自理能力任务化(每日整理书包、洗袜子等打卡)、责任意识场景化(设置值日生、家庭分工)。家长需避免包办代替,通过“放手+鼓励”帮助孩子建立生活秩序感。
在学习习惯养成方面,刘老师指出要注重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,鼓励孩子主动探索知识。通过亲子阅读、趣味数学游戏等方式,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爱上学习,为小学学习奠定良好基础。
针对幼儿园游戏化课程与家庭复习的衔接,刘老师首先详细介绍了园所如何将知识融入游戏,让孩子们在玩中学。同时,还讲解了家庭游戏化复习新模式,倡导家长在家中也利用游戏的形式,帮助孩子巩固所学知识。比如角色扮演识字游戏、情景模拟数学运算游戏等,实现家园教育的有效结合,让孩子在持续的趣味学习中稳步提升。
专注力作为衔接核心能力,讲座分享了三大实用技巧:环境减噪法(减少干扰物)、任务拆解法(将复杂任务分步骤完成)、感官训练法(听指令做动作、视觉追踪游戏)。讲师现场演示听觉记忆游戏、视觉迷宫挑战。家长反馈,这些方法“简单易行,回家就能用”。
幼小衔接不是一场冲刺跑,而是一次有准备的成长旅行。唯有家园协同、尊重规律,才能让孩子自信迈向人生新阶段。园长李晓敏女士表示将有序推进科学幼小衔接系列活动,持续为家长提供支持。通过本次活动,家长不仅缓解了焦虑,更收获了科学衔接的“工具箱”,为孩子的全面发展注入新动力。(图文/符斐 一审/符斐 二审/孙霖烽 三审/李晓敏)